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急诊诊“事”丨隔夜饭菜需慎食 紧急救治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4-11-22 来源:急诊医学科 浏览:17次

生活中食用隔夜饭菜已经司空见惯可是隔夜饭菜食用不当竟然能造成致命的后果!

 

病例背景

伴随着120救护车警示灯的闪烁和警报器的呼啸声,抢救室接诊一位“发热伴腹泻4天、意识不清1小时余”的男性患者。患者出现呼之不应、呼吸急促等危急症状,至抢救室时心电监护显示心率高达145次/分钟,血压、血氧均下降,呈现休克状态。与家属沟通了解到,患者既往体健,曾在病发前进食放置冰箱内的隔夜剩菜。在完善相应的检查检验后,考虑患者病情危重,当即以“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收入EICU进一步治疗。

危急!团队协作打通生命通道

“持续高烧,血氧饱和度下降,电解质紊乱、心率150次/分钟、血小板13*10^9/L,双足末梢瘀斑, 考虑患者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各种检查结果不断报告危急值,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急诊科刘红梅主任带领医护团队迅速行动起来,紧急建立气管插管,这是与死神抢夺时间的关键一步。医护人员们凭借着娴熟的操作技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插管,为患者打通至关重要的呼吸通道,暂时稳住了那摇摇欲坠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节呼吸机参数,刘主任连续听诊肺部呼吸音情况,将药物精确计算到微克。在那紧张的救治中,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全神贯注,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却浑然不觉,他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哪怕拼尽全力,也一定要把患者从死神手中拉回来!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但危险并未就此解除……

守护!不懈努力患者重获新生

经过慎重评估,刘主任定下方案:需要每天至少6个小时为患者行俯卧位通气。这一操作并非易事,患者体重约90公斤,身高180厘米,身上插有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鼻胃管、导尿管等各种管路。每一条管路都是患者的生命通道,每一次翻身都需要多位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密切配合,在保证患者皮肤不被压损的同时更要确保各种管路的通畅,还需时刻监测各项生命指标,若有病情变化,需在第一秒就做出判断和处理,这是对医护人员精力体力的双重考验。

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缓缓流逝,经过医护团队长达9天的不懈努力,奇迹终于发生,那原本微弱的生命之火,一点点重新燃起,患者的病情开始逐渐好转,转入普通病房继续后续治疗。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患者顺利度过了康复期,现已康复出院。当患者走出医院的那一刻,脸上洋溢着的是重获新生的喜悦,而这背后,是南医大四附院急诊医护团队夜以继日的默默坚守与辛苦的付出。

这场救治的成功,不单代表着一位患者的重获新生,更是我院医疗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有力见证,是在生命面临绝境时医护人员那绝不放弃的决心和勇气的具象化展现。我们始终坚信,生命至上,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去守护。南医大四附院将继续秉持这份信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优化服务质量,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食用隔夜饭菜,这些需知道!

饭菜隔夜放置后,细菌等微生物可能会悄悄滋生,食用后易引起肠胃不适,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且经过一夜的放置,饭菜内的部分营养成分也会偷偷溜走,例如蔬菜中的维生素等。有些隔夜菜,特别是绿叶蔬菜,放置时间长了还会产生亚硝酸盐,过量摄入亚硝酸盐对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庭会食用隔夜饭菜,那在食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保存很关键,饭菜做好后要尽快放进冰箱冷藏,保证温度在4℃以下,这样能有效抑制细菌滋生。在食用前,应仔细观察,如若存有异味,或发现变色、长霉斑等情况,禁止食用。充分加热隔夜饭菜,中心温度需达到70℃以上,才能杀死部分细菌。值得注意的是,老人、小孩、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需避免食用隔夜饭菜,以防对生命健康产生影响。